發布時間:2024-03-11
為什么同樣一件事,同一個素材,別人的表達,就能得人心,而你一表達,別人根本不信?很多人拼命的學習怎么發圈?卻從不去研究人心里在想什么,你只關心自己想說什么,卻不關心用戶想不想聽?聽不聽得懂?聽不聽得下去?
.
我相信你們一定有這種感受,就是一個的私域浮夸,做作,是得天花亂墜,但你只覺得TA是在自嗨,甚至讓人覺得反感;
我就聚一個例子,比如說,賦能這件事,把自己的團隊,往好了說,這是肯定的,但是很多人就飄了,說得那叫一個吹捧;并且不斷的放大情懷;你要想清楚用戶聽到這話,會是什么反應;說點大實話,關于做生意,你要講情懷,但是不要只講情懷真誠永遠是必沙技,但真誠不代表實誠(這個詞兒大多數是指人缺心眼兒)
我經常看到那種宣傳大愛的說辭,很喜歡用這樣的話術:我們的某某總,為了這個事業,放棄了每個月入百萬的高薪扯什么呢?你以為觀眾看了會感動,觀眾又不是沒腦,浮夸的演技換不來感動的眼淚
私域的核心,是什么?假如我在村子口開了一家小賣店,但是村口有好幾家小賣店,賣的商品都大差不差,人家為啥要來我這里買東西呢?因為關系好。他很信任我,知道我不會去坑他,所以在有需求的時候,腦海里會第一時間想到我,在我這里買東西。
這就是私域的成交公式,需求+信任+情感=成交。私域運營,就是對彼此的信任關系進行升級的動作。這其實是交朋友的邏輯。
有些人就會說,那就是這樣啊,我怎么說,本來我領導以前就很高薪,不是說不讓你捧你領導,而是讓你換個思維表達,你要說你領導厲害,優秀,但是你不能說你領導為了現在的事,放棄了高薪,表面上看好像別人會覺得哇,你們這個事情很牛啊,實際上,沒人會這么想,因為人天性就是只相信自己的認知,而我們認知體系里,就沒有放棄好事兒這一說;制造對立和沖突,本能的就是讓人質疑;人的思考是有順序的,先接受自己本能認知部分,再去深思底層邏輯;
銷售是共贏,是成全,不是:我為了客戶付出所有,但是我可以不賺錢,只為了情懷.哪個人出來做生意不是為了掙錢,客戶都瞧不起你,你不保證自己的利益,又怎么可能保證得了客戶利益.人不能只利己,但是得先利己才能更好的利人,這兩者要對等敢于談錢,你的情懷才有意義,真誠一點,往往能讓人覺得你這人可以交;
很多人學東西,就學個表象,自己輸在哪都完全不知道,把自己感動的不行,然后抱怨自己不夠幸運,其實你要相信,就是能力問題,跟市場飽不飽和,風不風口沒有關系。
私域流量的拉新和運營,就是和人打交道,說到底就是研究人性,滿足人的各種需求,針對的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人性和后天養成的世俗判斷。
雖然不同的行業、不同的受眾,私域流量的拉新和運營過程具體執行方法各有千秋,但是只要底層邏輯把握住,在環節的設計,互動的方式上,滿足人性,通過“利益”、“信任”、“從眾”,實現拉新、運營、分享、互動變現,就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。
畢竟,萬變不離其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