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4-05-08
近些年來,品牌增長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。品牌商家所仰仗的流量紅利逐漸消失,大家在品牌營銷這個賽道越來越“卷”。
對品牌機構而言,不僅公域流量的獲取成本也不斷提高,在私域流量運營也發生著變化:粗放式的私域運營策略逐漸被淘汰,取而代之是精細化運營策略。
當消費者擁有了充分的知情能力以及自主選擇權,消費需求日益個性化,消費決策愈加理性且不盲目,那么品牌營銷該如何應對?
全域運營,尤其是私域運營,是品牌商家必須重點關注的解決方案。
一、公域與私域的聯動
全域營銷絕不是公域和私域、線上和線下等渠道的簡單相加,而是要全面發揮各個平臺渠道的優勢,實現全渠道的有效整合,充分釋放全域營銷的巨大價值。
歸根到底,全域運營的重心是公域與私域的聯動。
品牌商家通過在公域平臺,像線下門店、電商平臺、搜索引擎等渠道進行曝光,以及持續的流量轉化,獲得用戶的增量。這些增量用戶,需要在品牌私域里完成承接和服務。在品牌私域流量池里,品牌商家需要不斷地挖掘用戶的存量價值,打造“公域獲客”+“私域運營”的運營閉環。
可以說,全域營銷在經歷了從線下到線上、從公域到私域的流量遷徙后,重新回歸到以消費者為中心,是全面融合場景、觸點、旅程的創新營銷模式。
二、立足長效ROI,助力品牌增長
當下,我們可以看到,“公域獲客”+“私域運營”這樣的全域營銷模式,已經成為品牌和商家確定性增長的共識。
如果僅僅是“獲客、沉淀、觸達”,全域運營策略未免過于簡單了。
所以,全域運營需要有一個確切的目標!這個目標對于品牌來講,要立足長效ROI,可實現消費者資產的經營與沉淀,從而助力品牌增長。
立足長效的ROI,那就是需要品牌商家在全域運營過程中,對全域營銷ROI的衡量方式和方法進行分層。
品牌商家可以將營銷ROI具體拆分為4個目標,它們分別是“實時目標”、“短期目標”、“長期目標”。
實時目標:用戶增長。這要求品牌商家,要實施更加廣泛且有效的觸達方式,提高用戶沉淀質量和效率。
雖然公域平臺上的獲客方式被稱為“花錢買水、價高者得”,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平臺,已經將流量基于人群做了劃分,品牌商家只需要找到跟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匹配的人群進行競價即可。
短期目標:GMV。提升用戶對品牌的認可度與忠誠度,實現GMV的中短期轉化。
長期目標:用戶終身價值。提升品牌與高價值用戶關系的親密度,實現長效用戶終身價值的價值經營。這一部分,是在私域里完成的。現在的私域更加關注生命周期,品牌商家通過私域營銷活動觸達,提升用戶的轉化率和消費頻次,更重要的是挖掘用戶的經驗紅利。
全域運營到最后,就是品牌商家可以真正意義建立核心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洞察,能夠讓用戶感知到品牌服務的溫度,有效收集用戶反饋,并將他們用于品牌經營與產品的生產和研發。
三、行業間的營銷差異
雖然,品牌商家在全域運營上的邏輯具有普適性,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,不同品牌、不同行業,由于客單價以及消費頻次等差異,決定了其運營方向不同。
將對公司聯動路徑影響最大的【用戶消費頻次】作為X軸,將【客單價】作為Y軸,我們就會得到行業全域營銷象限圖。
1. 消費頻次高、客單價高
這類的行業代表有:母嬰、醫美、保健品、美妝、服裝服飾等行業。
這些行業全域運營的目標應該側重于老客,通過【優質服務】和【會員優惠】等措施,深化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,進而提升老客終身價值。
2. 消費頻次高、客單價低。
典型行業:食品飲料、日化用品、水果生鮮、美甲等。
對于該類目行業的運營目標,應該是“拉新”與“復購”復購同步進行,包括積分和權益運營等等。
以“瑞幸咖啡”為例,其獲客渠道是通過線上門店觸點+線上公域渠道進行引流獲客。以“9.9元爆款”為引流品,引導消費者添加品牌福利官的企業微信,添加完成后,進入品牌社群領取福利,配合小程序商城完成轉化。
同時,社群是覆蓋某一社區、商店,社群里的運營人員以不同的內容來種草觸達消費者,以“聯名”和“福利活動”吸引消費者復購。
3. 消費頻次低、客單價高。
汽車、家電、家居、3C數碼都屬于這一類目,消費者普遍具有用戶決策周期長、重視品牌服務和體驗等特點。
因此,這一類目的運營目標是側重新客,擴大總量,提高轉化效率,包括高潛用戶挖掘,首單轉化,大促刺激消費等。
因為用戶不能直接進行轉化,品牌商家要重視用戶第一時間的服務體驗,以重點內容和優質服務來吸引消費者,在收傘轉化方面,可以通過直播、1V1導購跟單、社群轉化等方式,引導成單。
4. 消費頻次低、客單價低
這類行業的運營目標是:拉新與老客復購同步進行,在更加細分的場景上,以種草、推薦為重,引導用戶進行新品體驗,從而實現單品爆發為擴大用戶價值的突破口。
寫在最后:
品牌商家實施全域運營增長策略,需要不斷探索、執行、優化,從場景與實踐當中沉淀可以優化與復制的經驗,長效迭代,只有如此,才能“穿越行業周期,活成確定性”。